狗哥藍黑禮記:CF關于米蘭雙雄季票上漲的對比充滿了故意偏見
24直播網
24直播網
24直播網
2025年07月18日 21:05
意媒是懂流量的。轉會期間實在沒什么好說的了
,CF就能精準的找到切入點
,開始拿國際米蘭與AC米蘭的季票價格上漲情況說事——老話說得好
,不比不知道
,一比嚇一跳
,讓CF一比較
,好家伙,國米的價格漲得有點離譜了
。最終,該篇報道得出了結論:總體來看
,AC米蘭的年增長率通常在6%到10%之間,比國際米蘭更為溫和
。
果不其然
,敏感的米蘭雙窮球迷們開始在文章下面瘋狂對線
,“你什么檔次
,和我賣一樣的票價?”
、“意甲亞軍比第九門票高很正常吧?”
、“都愛五糧液,漲點錢也要喝”
、“一個中游球隊
,票價低不是正常的嗎”
、“人家到底是歐冠亞軍
、意甲亞軍、超級杯亞軍
、意杯四強。貴點怎么了
?不知道敬畏
!”。
那么
,票價之說,真的就只是單純的貴了或者便宜了這么簡單嗎
?CF這個看似客觀的對比
,真的就只是對比嗎?

一、票務“漲價”程度的對比,突顯了米蘭雙窮的困局
狗哥其實并不想看那些數字細節(jié)
,我只是想說
,你見過英超版塊,有媒體如此深入淺出的對比曼聯和曼城的票價漲幅情況了嗎
?為什么偏偏你們米蘭雙窮的新聞里面,就總能出現這種只有財務才會仔細看其中細節(jié)的文章
?很簡單
,因為窮
!窮到你必須要精打細算
,必須要了解每一分錢的來歷和去向
;窮到整天在轉會市場的新聞評論中宣揚“性價比第一”的邏輯
,其實不過是因為轉會預算略顯酸儒的結果;窮到多少年了突然有一個沒有赤字的年報了,上到俱樂部高層
、中間到媒體
、下到球迷
,都無不歡欣鼓舞
,將其稱之為“奇跡”。
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不具備表揚性和詆毀性。我們需要接受這種現實
,就像接受我們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的現實一樣
。
但我想說的是,普通并不可怕
,也不丟人
,但我們真的有必要高舉著普通的大旗去滿世界宣揚嗎
?我們真的有必要拿著別人不屑一顧的票務數據來回對比嗎
?今年你比我貴了10塊錢
,明年我比你高了6塊錢
,你以為掌握了流量密碼,實際上只是在矮檐選將
、沙海淘珠、荒原擇木
。比來比去
,誰都沒有比誰更好
,大家都還在意甲這個經濟瘋狂下行的火坑里面
。
2024-2025賽季
,國際米蘭意甲賽事轉播收入比上個賽季的第二名少了一千多萬
,接近兩千萬!如果把這筆錢平均分配到19個主場比賽當中
,且按照每場比賽觀眾達到7.5W人次到場的情況,那么每張票的票價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14歐
,才能抵消這兩千萬的轉播收入
。但你要知道
,季票的總價雖然看上去很貴
,但平均到19場比賽
,是要比買單場的球票價格低上很多的
。
而未來的四年內,意甲的電視轉播收入將會持續(xù)在這樣一個較低的水平線上
,所以很多俱樂部為了能夠補足這個商業(yè)收入缺口,紛紛進行了票價調整
。
綜上
,誰貴幾塊并不能推導出誰就更優(yōu)秀,也不能推導出誰的球迷就是冤大頭
,但反而卻能突顯一個問題
,那就是——米蘭雙雄迫于財政壓力
、受困于商業(yè)收入
、加之沒有自己的足球場
,只能抓住眼前能夠操作的部分
,提升票務價格。這種無奈的結果
,比漲的幾塊錢要更加值得重視。

二、競技壓力持續(xù)加碼,米蘭雙雄正在鋼絲上跳舞
以國際米蘭為例
,自2019-2020賽季以來
,國際米蘭季票的價格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上調,2025-2026賽季
,部分看臺區(qū)域的漲幅程度十分驚人,其中
,橙色座位區(qū)的價格從850歐元飆升至1850歐元,累計漲幅達118%
;而象征俱樂部頂級觀賽體驗的中央紅區(qū)價格則價格已達3899歐元
,高居意甲頂級觀賽區(qū)的價格榜首。
但是
,在七月初國際米蘭季票開售不久,米蘭體育報就報道稱:盡管普遍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
,但藍黑軍團的季票依然迅速售罄
。
原因是什么
?狗哥認為,一方面
,是因為國米球迷的忠誠度高
,愿意與俱樂部共同進退,哪怕俱樂部有割韭菜之嫌
,但球迷們在自我掙扎過之后,依然選擇了為自己心中的信仰付出
,無條件的付出
;而另一方面
,也是因為國際米蘭近幾年的競技體育成績突飛猛進
,球迷們的熱情被喚醒,沒有人愿意錯過與國米共享榮譽的機會
。
而且要知道,國米季票的售罄
,還建立在部分北看臺球迷由于各種無法言說的原因而被俱樂部票務部門禁止續(xù)費季票的前提下的完成的。也就是說
,在新賽季的季票預定當中
,一部分老用戶或主動或被動的推出了季票預定,但新的球迷迅速涌入并占有了空出來的季票預定名額
。球迷的熱情,可見一斑
。
但是,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前提
,那就是競技成績的壓力
,變得空前緊張。
我們依然還記得
,在那個猴子當道的黑暗時光里,國際米蘭票務組成員輪番開著三蹦子
,突突突的出現在米蘭城大街上吆喝著國米季票預定的情景,訂閱季票
,送一打雞蛋
;三人組團訂閱,每人再送半只雞
。
很明顯
,毫無希望的那段歲月,國際米蘭戰(zhàn)績不佳
,長期無冠甚至長時間遠離歐戰(zhàn),導致球迷們到現場看球的興趣也意興闌珊
。所以
,
說到底,成績是漲價的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現實基礎
,只要有成績,現在的票價就還可以“售罄”
,但一旦成績出現大幅度下降,國米可能面臨的將是更為兇猛的反噬
。到那時候
,多年未曾保養(yǎng)過的三蹦子還能否開上街頭
?希望永遠只能在梅阿查訓練中心的空地上看到它吧
。
競技體育當中 ,球迷們真正抵制的從來不是高價
,而是與價格并不匹配的競技價值,和與付出并不匹配的情緒價值
。
最后,說回問題本身
。其實CF這票報道當中
,是夾帶了私貨的
。因為這種季票的對比是十分粗糙的
。看上去
,中位數的對比確實要比平均數的比較更加科學,但實際上這就不是數學上科學不科學的問題
,
中位數只是一個幌子 。
在本賽季國際米蘭的季票漲價之前,實際上AC米蘭的總體票價水平是略高于國際米蘭的
。但在如今,國米這邊連續(xù)打入歐冠決賽
,AC米蘭那邊卻尷尬的失去了歐冠資格,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進行票價對比
,這本身就不科學
。
更重要的是
,在我咨詢了幾位買了季票的球迷老哥之后得知
,
國米季票漲幅最大的季票種類,其實是一個套票,其中包含了意甲19場比賽,同時還包含了歐冠瑞士輪比賽當中的主場比賽,還附贈了可能存在的一場意大利杯比賽(如果是主場的比賽的話)。退一萬步講,如果你想看歐冠,你就還是要買票,但買了這個套票,總價格其實是比單獨買聯賽和歐冠單場比賽的總價更便宜的。這或許也是為什么這種套票漲價幅度最大,反而售罄的速度最快的原因。但AC米蘭并沒有歐冠,也就沒有什么套票可言 ,所以它不漲價不是正常的嗎
?難不成你讓AC米蘭的季票漲到與國米這種含歐冠比賽的套票一樣的價格
?
有些媒體,屁股坐歪了
,腦袋就不可能放正,寫出來的東西也只是看似公正而已
,經不起任何推敲
。

作為球迷,當然不喜歡漲價
,所以我從來不是在表達“你漲價我光榮”的邏輯
,相反,不管是從錢包口袋出發(fā)
,還是從人文關懷出發(fā),今年的季票漲價
,國米官方的行為并不值得表揚——與上個賽季的票價上漲相比
,今年的漲價伴隨著很多會員權益的肆意變更甚至取消
。
用超哥的話說就是:去年的漲價
,讓我們感覺是自己被需要
,俱樂部需要漲價
,我們愿意付出;而今年的漲價
,同時伴隨著各種制度的變更、甚至夾雜著一些ZZ因素而拒絕了一部分北看臺死忠
,這讓我們感覺是自己被孤立了
,站在那里等著俱樂部挑選,我們不再是俱樂部的一部分
,而是只是收入的一部分。
美國人的經濟管理似乎更加冰冷
。狗哥只希望國米的戰(zhàn)績能夠繼續(xù)高歌猛進下去
,只有這樣
,這種冰冷才會被適度接受和諒解
。